人工智能-零帕网

2024年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资策略:量产元年,百舸争流

1、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元年: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车供应链、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加持,产业化进度有望超预期• 回顾2023年:人形机器人主题投资活跃,截至 2023/11/8,机器人指数涨26%,领衔机械设备行业增长。• 预计2024年:人形机器人或将进入小批量量产元年,产业化落地进度有望超预期。• 市场空间: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需求量约177万台,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达1692亿元,2023-2030年CAGR达25%。• 领先厂商:特斯拉 Optimus、波士顿动力 Atlas、优必选 Walk

百度集团研究报告:基本盘稳健,把握AI时代变革

技术为先,把握产业互联网长期价值。百度历经三个阶段,两次重要变革,早在 2010 年就开始了 AI 布局,多年来的研发投入奠定了深厚的技术基础。2016 以来,在内容生态建设上继续发力的同时,深耕技术研发,使得公司从同行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世界一流 AI 能力的领先科技公司。公司的核心业务由 AI 驱动,AI 能力囊括在核心 AI 技术引擎百度大脑中,使 AI 产品服务不同市场(包括消费互联网、云服务、智能驾驶、智能助手及 AI芯片),实现 AI驱动的市场及产品之间强大的协同效益。公司的战略布局

AIGC在数字化活动领域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2023年AIGC的出现为企业市场部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成本、流程、人员等方面提高了效率。报告预计在2023年或2024年,有约20%的市场营销投入增长与AI相关。尽管市场人员正借助不同的AICG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我们仍然需要解决营销的核心问题,获客与增长。报告显示,AIGC技术在活动策划、执行和分析的各个环节都展现出巨大潜力。随着技术的发展,AIGC与数字化活动营销平台的结合将进一步拓展,为品牌带来更高效的工作流程、更深入的市场洞察和更加个性化的参与者体验。但随着应用的深入,也需要

2024年十大产业趋势展望:拥抱新一轮创新周期

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角逐科技高地,同时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围绕产业链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一轮产业升级正徐徐展开,我们将核心特征概括为四大关键词:智能、安全、绿色、品质,并总结其引领下的 2024 年十大产业趋势。

从谷歌看机器人大模型进展

人形机器人的特点在于通用性和泛化能力,远期可以替代人类完成多项任务。而大模型具有庞大的先验知识库与强大的通识理解能力,可以满足人形机器人通用性的场景要求和技能要求,不再仅限于完成某一类特定工作,而是进一步完成多类型任务。在机器人大模型上,思维链可以帮助机器人拆分与分解一件事件如何完成,先解码出计划的步骤,再解码需要完成任务需要输出的动作。

人工智能行业专题报告:从RNN到ChatGPT,大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和其他机器学习方法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大语言模型在当今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占据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地位,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中的量化投资策略中展示了其显著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性。本报告分为三个部分,旨在深入分析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发展历程、核心功能和应用,以及它们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前景。

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Tesla bot孕育新革命,汽零迎再成长机遇

特斯拉强势参与人形机器人开发,打造下一个比肩新能源汽车级别的新终端,特斯拉产业链及有潜在能力向机器人产业延伸的汽车零部件有望打开成长新空间。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厂商积极投入人形机器人产业,汽车零部件有望发挥研发、制造、资金等优势,借助汽车客户优势,切入机器人新赛道。人形机器人蓝海市场即将爆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机器人业务延伸打造成长新曲线,其中执行总成、减速器、丝杠等环节弹性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原有业务与机器人关键部件有协同性,有望向机器人业务延展,推荐双环传动、拓普集团、精锻科技,受益标的

科大讯飞分析报告:AI赛道领导者,引领大模型时代浪潮

深耕 AI 产业近 25 年,业绩长期稳健成长。科大讯飞成立于 1999 年,创立初期便聚焦 AI 技术,目前在智能语音、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图谱、机器推理等多技术领域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大模型时代,公司发布星火大模型,继续保持算法端的领先地位。公司背靠中国移动及中科院,管理层持股稳定,业绩长期保持稳定增长。2008-2022 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 36%、16%。

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软硬融合共创颠覆性产品

国内蓝图开启,海内外利好有望共振。11 月 2 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2025 年实现整机批量生产,2027 年要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海外方面,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迅速,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实现了快速迭代,完成了开发平台建造、Optimus 产品亮相以及电机扭矩控制、环境探测与记忆、双手复杂任务等能力的实现。马斯克预计 Optimus将大规模量产至“百万”量级,预计其单台成本或将低于 2 万美元。

XR行业深度专题报告:Vision Pro重构未来

苹果首代 XR 头显发布,Vision Pro 有望重构产业未来。2022 年下半年至 2023年初,创维、Pico、Meta、苹果、索尼等多家厂商相继发布新品。Pico 4、Meta 新产品陆续搭载 Pancake 光学方案,同时配备等多种交互功能。今年 6 月苹果 WWDC 大会,其首代 MR 头显 Vision Pro 发布,有望引领 XR 产业链焕发新的生机。XR 产品技术的迭代,将为 VR 硬件带来全新成长机遇。其中价值量占比较高的屏幕+光学,及定制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供应链值得重点关注。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