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零帕网

2024年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资策略:量产元年,百舸争流

1、人形机器人进入量产元年: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车供应链、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加持,产业化进度有望超预期• 回顾2023年:人形机器人主题投资活跃,截至 2023/11/8,机器人指数涨26%,领衔机械设备行业增长。• 预计2024年:人形机器人或将进入小批量量产元年,产业化落地进度有望超预期。• 市场空间: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需求量约177万台,全球市场空间有望达1692亿元,2023-2030年CAGR达25%。• 领先厂商:特斯拉 Optimus、波士顿动力 Atlas、优必选 Walk

旋转执行器行业专题报告:人形机器人通用单元,专业执行器制造商首次登场

旋转执行器作为机器人的基础组成单元,在机器人中起到重要作用,决定了机器人的灵活性、精度和最大负载能力。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旋转执行器单体使用量也随之增加,为旋转执行器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在旋转执行器的技术路线上,主要存在高减速比和准直驱两大技术路线,我们认为高减速比方案更容易实现高扭矩,而准直驱方案在小负载关节上成本更具优势。从行业的分工角度看,我们判断在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后,会出现专业的执行器生产厂商,这些厂商在效率和成本上更具优势。我们看好国内执行器制造相关企业在机器人产业链中发挥的重要

绿的谐波研究报告:谐波减速器龙头领航国产替代,借人形机器人东风有望迎强劲增长

绿的谐波是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创始团队自 2003 年开始研究谐波传动技术,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占率为全球第二、国产第一。“P”齿形理论为基础的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研新一代三次谐波技术减速器性能有显著提升,可应用至高端数控机床、半导体制造领域。公司研发费用率显著高于多数同行业公司。绿的谐波净利率维持在 30%-40%,远高于同行业公司,盈利能力领先。公司不断扩大产能,2027 年将达到 159 万台,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Tesla bot孕育新革命,汽零迎再成长机遇

特斯拉强势参与人形机器人开发,打造下一个比肩新能源汽车级别的新终端,特斯拉产业链及有潜在能力向机器人产业延伸的汽车零部件有望打开成长新空间。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汽车厂商积极投入人形机器人产业,汽车零部件有望发挥研发、制造、资金等优势,借助汽车客户优势,切入机器人新赛道。人形机器人蓝海市场即将爆发,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机器人业务延伸打造成长新曲线,其中执行总成、减速器、丝杠等环节弹性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原有业务与机器人关键部件有协同性,有望向机器人业务延展,推荐双环传动、拓普集团、精锻科技,受益标的

绿的谐波研究报告:谐波减速器龙头,人形机器人打开公司成长蓝海

公司是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公司成立于 2011 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传动装置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谐波减速器、机电一体化执行器及精密零部件。公司谐波减速器产品包括 LCS、LHS、N 系列和 Y 系列等多个系列类型,其中 Y 系列产品采用全新的结构和齿形设计,采用三次谐波技术取代了二次谐波技术,非常适合用于对传动精度要求极高、承载能力强、系统刚性好、输出振动小的应用场景使用。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数控机床、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半导体

鼎智科技研究报告:微特电机小巨人,人形机器人赋新机遇

微特电机小巨人。成立于 2008 年,公司是以微特电机为主要构成的定制化精密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多项产品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其中:公司线性执行器为行业领先产品,在迈瑞医疗、深圳新产业、美国 IDEXX、美国 Adaptas、韩国三星等企业产品中得到应用;呼吸机配套音圈电机打破国外垄断,已在迈瑞医疗呼吸机中批量应用。公司收入持续攀升,盈利能力表现出色。收入端,公司过去几年依靠对下游客户的持续开发,叠加自身在多项产品技术上的突破,收入规模从 2018 年的 0.72 亿元增长至 2022

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软硬融合共创颠覆性产品

国内蓝图开启,海内外利好有望共振。11 月 2 日,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2025 年实现整机批量生产,2027 年要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海外方面,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迅速,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实现了快速迭代,完成了开发平台建造、Optimus 产品亮相以及电机扭矩控制、环境探测与记忆、双手复杂任务等能力的实现。马斯克预计 Optimus将大规模量产至“百万”量级,预计其单台成本或将低于 2 万美元。

AGI+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AGI赋能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时代有望加速到来

AGI 起于大语言模型,终于具身智能。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即通用人工智能,也称强人工智能,指的是具备与人类同等甚至超越人类的智能,能表现出正常人类所具有的所有智能行为。AGI 技术实现突破,离不开LLM 大模型和多模态能力,在两者结合下,AI 具备了创造力。具身智能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一步,国内外大厂及高等学府均开展了具身智能的相关研究,如微软、谷歌、斯坦福、达闼机器人、智元机器人等。

人形机器人零部件行业专题报告:为什么强调力控?

为什么需要力控?位置和速度控制可以认为是“硬约束”,即机器人只能在设定区间中运行,而转矩控制是“软约束”或“柔性控制”,机器人可以根据场景需求而不断调整作用力的大小,因此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多样化,转矩控制的重要性愈发明显。目前针对机器人硬件层面的力反馈测量主要有三种方式,应变片式力矩传感器、电磁式力矩传感器和弹性体。三种方案的选择和执行器方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常规方案使用基于应变片原理的力矩传感器测量力反馈,SEA 带有刚度更低的弹性体,因此一般使用电磁式或应变片式测量,而本体驱动器则使用电

人形机器人行业专题报告:国产人形机器人全维度对比

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重视人形机器人产业地位:继深圳、北京、上海在智能化、机器人相关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及人形机器人后,工信部专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定位人形机器人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提升重视程度: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文件细节丰富,充分考虑到产品技术(软件+硬件)、应用生态、产业支撑多个方面,专门设置关键技术攻关、重点产品和部组件攻关、拓展场景应用等3个专栏,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预计将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起到实际的推动作用。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