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行业专题报告:锂电新技术从0到1,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加速落地 锂电池 新能源 复合集流体具备降本+安全优势。集流体作用是汇集电流、承载正负极活性物质,其本身为非活性物质,箔材减薄是产品迭代的重要方向。传统集流体减薄面临瓶颈,复合集流体采用“高分子基材+轻薄导电层”的三明治结构,可有效防止电池热失控,降低铜使用量实现降本,减重进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全球锂资源企业经营近况总结:下调此前供给增量预期,重点关注需求端 新能源 锂电池 据我们追踪,澳洲锂精矿2023年较2022年的主要增量来自于Mt Cattlin品位恢复带来的产量提高、Altura的满产运行、Mt Marion产能扩建、 Wodgina前两条产线的满产运行以及Finiss矿山的投产,合计增加66万吨锂精矿,同比增长27.5%。除澳洲外,非洲地区进展较快,但多项目增量释放进度仍不及预期,Mt Goulamina于2023年6月实现首次爆破,之前计划2023Q4实现DSO销售,但目前收到矿业部指示暂停DSO销售,且与马里政府继续就一系列事项进行讨论,包括政府的免
锂电池快充行业专题报告:快充技术发展下的相关材料升级与增长机会 锂电池 快充 新能源 快充路线为未来成为电车发展的主流趋势,驱动“快充” 材料的高速发展。与燃油车相比, 续航问题是电车的重要弱点,随着大容量电池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实装,电池容量问题得以解决。解决大容量电池的补能速度问题以实现短时“再续航”的手段就是快充技术。快充技术对于电池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新的需求,适配于快充体系的新型材料用量有望获得增长,具备技术先发优势的企业有望从中获益。
锂电池的材料再生技术趋势及工程现状 锂电池 新能源 使用从电池回收中生产的正极和负极二次材料可以降低至少30%的碳足迹;本地化回收有助于实现电池生产废料的短闭环,减少长途运输的碳排放;先进短流程回收工艺可以进一步减少碳足迹。
锂行业供需展望分析:全球锂资源供需矛盾将逐步缓解 新能源 锂电池 国内锂盐价格仍在30万元/吨左右的水平。目前锂电产业链受成本压力影响,下游材料企业对于30万元/吨以上的锂价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采购较为谨慎,锂价在当前位置上下游博弈较为激烈。我们认为,近期随着下游材料企业库存恢复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之后,锂价很难再出现短期内超预期上涨的局面,下半年随着锂资源供给端的逐步释放,锂价还是要回落到30万元/吨下方的位置;另外从全年的时间维度来看,我们认为锂价并没有持续下跌至20万元/吨以下的基础,更有可能是在20-30万元/吨的区间波动,因为从全年的平衡表来看,全
锂电池行业深度报告:景气度全面向好,政策发力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锂电池 新能源 新能源车价格战收官,需求爆发指日可待。2023 年特斯拉率先打响价格战,其他品牌跟随,燃油车也加入混战。“以价换量”策略奏效,逆转全球销量颓势。目前降价车型减少,库存出清基本完成,本轮价格战收官。近期政策暖风频吹,政策组合拳从基建、优惠、免税三大维度,加速开启下沉市场通道。政策力度显著,彰显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决心。在政策助力下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有望迎来又一轮黄金发展期。销量基本盘看比亚迪和特斯拉。国产品牌之光比亚迪全球销量一骑绝尘,2023 年销量目标 400 万辆,市占率有望冲击 40%+。20
锂电池行业2023下半年投资策略:黎明之夜,风帆可期 锂电池 新能源 调整复盘归因:前期板块的调整,其核心压制是量价承压下的估值收缩,目前行业估值中枢已从高位的40x回落至20x PE水平,多维利空因素已较充分反映,我们认为当前板块底部位置已较明确,未来破局反转的关键在于能否有量的预期的不断改善。需求弹性可期:国内1~5月新能源车累计294万辆,同比增长47%,渗透率28%,月度销量呈现逐月抬升趋势。预计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900万辆,同比增长超30%;欧洲电动车销量有望达到280万辆,美国达到160万辆,同比增长74%。下半年稳消费托底政策助力下,经济
锂电池行业下半年度投资策略:围绕三条主线布局 锂电池 新能源 全球储能高增长,我国优势显著。2022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142.7GWh,同比增长 204.3%;2023 年一季度出货 43.9GWh,其中我国储能企业优势显著,宁德时代稳居第一。特斯拉超级储能工厂落户上海,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新能源领域储能出货将显著受益于新能源装机增长和强制配储政策。
锂电池行业复合铜箔全产业链分析:优势突出空间广阔加速突破 锂电池 新能源 相比传统铜箔,复合铜箔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和高安全性能等多种优势。据测算,随复合铜箔渗透率提升,2025 年复合铜箔市场空间有望突破 291 亿元,产业链各环节或将共享市场高增红利。
锂电池电解液行业研究:六氟磷酸锂盈利能力触底,反转在即 锂电池 新能源 锂电池“血液”,需求具备较高增速。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四大材料之一,在充放电过程中起到运送锂离子作用,被称为锂电池的“血液”。由高纯度溶剂(80%以上)、电解质(10%以上)和必要的添加剂(5%左右)等主要材料配置而成。根据EVTank 数据,2022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89.1万吨,同比增长75.7%,在全球电解液中的占比为85.4%,动力、储能、数码的占比分别为68%、19%和13%。根据我们的预测,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高速发展,到2025年,全球电解液需求量262万吨,202
锂电池行业2022年报及2023一季报总结:一体化降本成共识,龙头公司优势尽显 锂电池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动力电池装车情况:1)新能源汽车:中汽协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渗透率约27%。2)动力电池装车量:根据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我国2022年动力电池装车量294.6 GWh, 同比+90.7%,其中磷酸铁锂占比约62.4%,三元电池占比约37.5%;宁德时代、比亚迪和中创新航装车量位居行业前三。
锂电池产业链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综述:2022年业绩保持增长,2023Q1上游承压 锂电池 新能源 锂电池产业链2022年业绩保持快速增长。锂电池产业链2022年实现营收8730.06亿元,同比增长112.95%;归母净利润762.22亿元,同比增长70.11%。产业链各环节2022年业绩均保持增长。动力电池行业2022年实现营收4607.67亿元,同比增长125.69%;归母净利润353.15亿元,同比增长85.05%。正极材料行业2022年实现营收2890.66亿元,同比增长137.78%;归母净利润179.92亿元,同比增长90.42%。负极材料行业2022年实现营收447.79亿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