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零帕网

华阳股份(600348)研究报告:携手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业务为公司贡献新成长

华阳股份(600348)研究报告:携手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业务为公司贡献新成长

⚫ 公司携手中科海钠,钠电池业务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考虑钠离子电池具备多种优势,未来需求空间广阔,公司携手行业翘楚中科海钠优势互补,技术路线以铜基层状氧化物正极+碳基负极为核心,凸显全面成本优势,未来钠电业务有望为公司贡献新成长。我们维持预计 2022-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0.7/65.6/75.0 亿元,同比增长 71.8%/8.1%/14.2%;EPS 为 2.52/2.73/3.12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6.8/6.3/5.5 倍,维持“买入”评级。 ⚫ 钠离子电
钠离子电池专题报告:吐故“钠”新,分庭抗“锂”

钠离子电池专题报告:吐故“钠”新,分庭抗“锂”

钠离子电池是对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具有资源丰富、材料廉价以及工艺兼容等成本优势,特别适用低速交通及静态储能等低能量密度要求的领域,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商用的前夕。我们认为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过程中,材料和相关电池企业都将充分受益:1)电池企业:目前来看国内上市公司层面宁德时代进展较快,同时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两家依靠校企合作的企业也同样取得不错进展;2)材料层面一方面是负极集流体采用铝箔使得铝箔使用量翻倍,以及正极方面看好布局金属层状氧化物的材料企业。推荐宁德时代、振华新材、鼎胜新材、贝特瑞、容百
钠离子电池专题研究:钠电池负极从零到一,硬碳材料突出重围

钠离子电池专题研究:钠电池负极从零到一,硬碳材料突出重围

无定形碳将取代传统石墨适配钠离子电池负极。传统的石墨在钠离子电池中由于层间距太小以及无法与石墨形成热稳定的插层化合物而使应用受到相当大的限制。无定形碳包含硬碳和软碳:软碳的低有序度更有利于储钠,也拥有更便宜的前驱体成本;硬碳的复杂分子水平结构造就了其多种类型的储钠活性位点,优化改性后能超过锂电石墨的理论比容量。硬碳 VS 石墨:更高比容量潜力。硬碳普遍比容量可以达到 300-350mAh/g,优化改性后可以达到 400mAh/g,将超过锂电石墨的理论比容量(372mAh/g)。硬碳具有更多的无序
钠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研究:产业化指日可待,钠电未来可期

钠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研究:产业化指日可待,钠电未来可期

宁德时代加码布局,钠电有望加速发展。2021 年 7 月,宁德时代公布第一代钠 离子电池,后致力于推进钠离子电池在 2023 年形成基本产业链,钠电产业化有望加速落地。钠元素在全球分布的丰度和均度较高,对我国打破锂元素价格垄断有一定的战略意义。随着技术的突破和钠离子产业链的完善,降本后的钠离子电池会对传统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起到替代、补充作用。钠离子电池由于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更加适用于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但对成本变化非常敏感的行业,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
钠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研究: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未来可期

钠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研究: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未来可期

◆ 产业化的钠离子电池原材料具备明显成本优势,两轮车+储能+A00级车市场空间广阔据中科海纳官网,相比锂电池,产业化的钠离子电池原材料具有成本优势。此外,钠离子电池在安全性能、高低温性能和倍率性能上表现更为优异,我们预计在碳酸锂价格高位下迎来快速发展期。我们预计钠离子电池将率先取代铅酸电池进军低速二轮车,后切入储能和A00级车,部分替代磷酸铁锂电池。假设2025年全球电化学储能中钠离子电池渗透率为10%,电动两轮车钠离子电池渗透率为25%,A00级电动车钠离子电池渗透率为20%,我们测算2025
钠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研究:正极材料量产在即,三大线路齐头并进

钠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研究:正极材料量产在即,三大线路齐头并进

钠电池从 0 到 1,正极材料 2026 年需求有望超 30 万吨2026 年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需求有望超过 30 万吨。由于钠离子电池不断实现技术突破,综合性能不断提升,叠加碳酸锂价格处于高位,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凸显,其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2023年有望成为钠离子电池放量的元年。我们预计2026年全球钠离子电池需求将达到 123.7GWh,正极材料作为钠电池核心材料之一,成本占比高达 26%, 2026 年全球需求有望超 30 万吨,未来三年复合增速超 200%。钠电池正极材料层状氧化物路
钠离子电池研究报告:引领电池体系新革命

钠离子电池研究报告:引领电池体系新革命

我国锂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未来或将进一步牵制电池产业发展;钠离子电池理论成本低廉,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与锂电的差距逐渐拉近;高倍率耐低温更安全的特性较锂电具备独特优势,有望于23年初步形成产业化。➢ 层状氧化物路线有望先行量产 钠电与锂电原理类似,产业化可延续锂电经验。正极材料预计维持多种路线并存的格局,并匹配不同场景下的需求。负极材料硬碳的前驱体来源、批次一致性及工艺适配性亟待突破,是制约其产业化的关键一环。我们认为,以层状氧化物正极+无定形碳负极+六氟磷酸钠电解液为基本体系,凭借其成熟
钠离子电池硬碳材料行业分析报告:钠电负极换新,新玩家入场,供给与需求有望形成共振

钠离子电池硬碳材料行业分析报告:钠电负极换新,新玩家入场,供给与需求有望形成共振

钠电产业链初步成型,负极材料换新,硬碳为当下主流。碳酸锂价格短期调整,影响钠电行业 2023 年定价水平,不改行业加速趋势。负极材料产能短缺构成目前行业发展瓶颈,随着佰思格 2000 吨产线投产,钠电产业链初步成型。碳基类负极材料最具商业化应用潜力,但是由于热力学原因,石墨难以作为钠电负极材料。当下钠离子电池性能基本满足两轮电动车及低续航电动车要求,下游客户需求明确。钠电高能量密度应用领域决定硬碳成为主流,极致成本追求并非行业当下主旋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生物质前驱体更胜一筹。硬碳前驱体与硬碳微
钠离子电池行业专题:多方发力,趋势已成

钠离子电池行业专题:多方发力,趋势已成

◼ 钠离子电池具备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条件:工作原理与锂电池相同,性能指标与铁锂电池存在重叠区,上游矿源丰富易得,产线重置成本低;钠电池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是钠电专用正负极材料的开发,电池层级的重点是钠电专用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数据库的完善和行业标准的制订。◼ 正极材料的开发,重点关注层状金属氧化物和聚阴离子聚合物类。层状金属氧化物生产结构和生产工艺与三元锂相似,能量密度相对较高,但其循环稳定性逊色于具有稳定三维结构的聚阴离子聚合物类材料。聚阴离子型的问题是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可拓宽其在长循环储能领域
钠离子电池行业专题分析:产业生态渐露雏形

钠离子电池行业专题分析:产业生态渐露雏形

钠电产业化应用加速落地,市场规模有望达 1676 亿钠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材料产业链逐步完善与电池端产能建设相辅相成。随着材料规模化生产,有望长期保持钠电相较锂电的成本优势。钠电池性价比优势突出,预计将在电动两轮车率先应用,再推广至低能量密度电动乘用车、储能等领域,2027 年总体市场规模有望达 1676 亿元。材料端多技术路线齐头并进,正极材料三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层状氧化物进展最快,普鲁士蓝类应用潜力广阔;负极材料硬碳为大势所趋,低成本前驱体选择及核心工艺积累为产业化关键。钠电池产业化提速,
钠离子电池行业专题报告:硬碳负极从零到一新突破,生物质路线前景广阔

钠离子电池行业专题报告:硬碳负极从零到一新突破,生物质路线前景广阔

硬碳目前为钠电池主流负极材料路线,同时也为当下钠电池产业规模化的主要制约因素。硬碳材料具有结构多样、价格低廉、导电性良好、储钠容量高、嵌钠后体积形变小、环境友好和低氧化还原电位等优点,为当下钠电池主流负极材料路线。但受制于硬碳负极国内产能有限的问题,产品依赖于进口,同时工制备路线多样,工艺路线尚未确定,成为短期制约钠电池行业规模化的主要因素。硬碳前驱体技术路线多样,生物质基为当下主流路线。目前常用的硬碳前驱体主要是生物基,如毛竹、椰壳、淀粉、核桃壳等,同时也可以使用、无烟煤、沥青、酚醛树脂等化工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