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帕网

丰茂股份研究报告:汽车传动系统行业的领先企业

预计国内车用传动系统、流体管路系统产品平稳增长,公司依靠进口替代,有望持续扩大海外配套市场。在传动带领域,国外主要参与者包括康迪泰克、哈金森、盖茨等;在张紧轮领域,国外主要参与者包括舍弗勒、莱顿等。在流体管路领域,国外主要参与者包括康迪泰克、哈金森等。在传动系统领域,国内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三力士、三维股份等。在流体管路系统领域,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鹏翎股份、川环科技等。根据主要产品在汽车使用量及售后市场平均更换率、汽车新增产量及保有量、商用车新增产量及保有量等,测算 2025 年中国汽车传动带产

从苹果、特斯拉和华为看供应商筛选逻辑

从公司可比性到供应链可比性。(1)公司可比性:从业务结构、业务属性、业务规模、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创新能力、政策支持等角度,苹果、特斯拉和华为三家公司具有可比性。(2)供应链可比性:三家公司均具备严格的外部采购管理体系,对产品的交付期及质量要求非常高,进入其采购供应链的厂商将面临较高标准的资格审核,因此三家公司的供应链具有可比性。可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角度讨论供应商筛选逻辑。

途虎养车研究报告:线上预约+线下履约,汽车后市场第三方服务龙头

途虎是中国领先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之一,2023H1 实现扭亏为盈。公司成立至今 12 年,公司创始人为控股股东,腾讯为公司最大股东。营收方面,2019-2022 年,途虎由 70.40 亿元增长至 115.47 亿元,CAGR 约为 17.9%,2023H1 公司营收为 65.22 亿元,同比增长 19.3%;公司以汽车产品和服务业务为主,2019-2023Q1 贡献超 90%以上收入,其中 80%以上来自个人终端客户,2023Q1 个人用户购买的产品和服务收入达 27.17 亿元。净

三花智控研究报告:汽零业务持续增长,机器人执行器业务未来可期

制冷业务平稳增长,汽零+储能业务双重高增速驱动,带动公司热管理持续增长。三花热管理主业分为两大板块:空调制冷板块和汽车零部件板块,作为细分赛道龙头,2022 年三花制冷业务营收 138.34 亿,同比增长 23.3%,制冷业务依然是三花的第一大创收业务,其营收长期占据总营收的半数以上,并保持平稳增长。而汽零业务集中于汽车热管理器件制造,随着近几年新能源车快速渗透,公司积累了一批新能源车头部客户,包括特斯拉、法雷奥、大众、奔驰、宝马、沃尔沃、丰田、吉利、比亚迪、上汽、蔚来等。2022 年,三花汽零

赛轮轮胎研究报告:“产品力”持续升级,全球化布局加速成长

万亿级赛道“困境反转”,国产轮胎蓄势突破 轮胎是重要汽车零配件,兼具周期与消费属性。1)成本端,主要原材料价格回落,轮胎成本压力释放;海运费大幅回落、低于疫情前水平,国产品牌价格竞争力提升,利好轮胎出口。2)供给端,国内轮胎企业正通过技术研发、装备工艺、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努力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竞争力有望逐步赶超第二梯队;“双反”制裁频发,轮胎企业全球化布局趋势显著。3)需求端,轮胎市场空间广阔,欧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产轮胎性价比、竞争力凸显,积极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软通动力研究报告:华为技术核心供应商,受益于华为生态崛起

软通动力成立于 2005 年,是国内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为企业提供咨询、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 191 亿元,其中通讯设备/金融科技/互联网服务/高科技与制造分别为 86.39/38.02/36.26/23.33 亿 元 , 营 收 占 比 分 别 为45.2%/19.9%/19.0%/12.2%。公司在 10 余个重要行业服务超过 1000 家国内外客户,华为、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头部客户均有覆盖。其中,华为是公司第一大客户,近六年相关收入占比

2023数字道路白皮书:未来十大趋势

随着中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的目标将逐步从提升城镇化水平,向提高城市居住幸福感水平、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城市运行效率化水平等转变。数字城市作为城市硬件水平的能力配套,为提升城市运转效率提供强劲动能。数字道路作为现有城市的数字化升级要素,作为未来城市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作为城市居民日常使用的核心场景,将成为新的一段时间内城市更新、能力提升的建设焦点。城市发展需要数字道路提供的硬件设施和基础数据的底层支撑,结合城市分析调度能力、公众需求场景,不断挖掘未来城市场景应用。数字道路涵盖了基础设施、相

电连技术研究报告:汽车智能化时代,高速连接器国产领军企业

电连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微型电连接器及互连系统相关产品、POGOPIN产品以及 PCB 软板产品的技术研究、设计、制造和销售服务。公司业务按产品可分为射频连接器及线缆连接器、电磁兼容件、汽车连接器、软板及其他业务,公司持续拓展下游应用场景,为未来营收带来新增点。

汽车行业-车内休息洞察报告(2023版)

以每次5分钟及以上和每周两次及以上为标准,2018-2019年中国用户的车内休息渗透率升至36.17%,但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和衍生出的长期封控,让中国用户的用车时长与车内休息等大幅减少。2021-2022年随着疫情减缓与封控更加科学有序,车内休息渗透率随之提升,封控彻底取消的2023年,升至39.48%;不同年龄用户的车内休息渗透率差异显著:55岁及以上的高龄用户最不喜欢在车内休息,对比睡软座椅,相信多数老人更喜欢睡硬板床,后者对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有改善作用;35-54岁中年用户的

汽车行业三季报总结:汽零坚挺、电池触底,分化或是未来主旋律

零部件:汇率、产能利用率、原材料和运费等因素,年降消化超预期。今年以来,市场一直担忧年降压力导致汽零板块盈利能力受损。前三季度看,零部件企业营收同比增速基本为 20%以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0%以上,超营收端同比增速,超市场预期。主要原因:大部分零部件企业有海外业务,受益于 Q2 人民币贬值;全球终端量增长景气度高,规模效应显著;原材料及运费价格基本已经下降到疫情前水平。

汽车行业奇瑞产业链专题报告:蓄势能赢海外市场,聚动能向“新”而行

深耕海外市场,出口行业领先:奇瑞在海外建立完成六大研发基地、10个工厂(海外产能30万辆/年),配合精准的市场定位/营销,奇瑞受到海外市场认可,23M1-M10出口74.2万辆,同比增长1倍,排名中国整车出口企业第二位。考虑中国汽车出口持续保持强劲势头,“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叠加在海外品牌力的持续提升,奇瑞在出口市场有望继续位于行业领先位置。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