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

全球能源结构变革之际,负荷侧调节成为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的关键,兼具负荷信息和调节能力的充电桩有望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入口。

充电桩: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基础,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入口

全球能源结构变革之际,负荷侧调节成为提升电力系统调峰能力的关键,兼具负荷信息和调节能力的充电桩有望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入口。新能源车销量高增提振充电市场需求。新基建、稳增长政策背景下,充电桩迎来发展高潮,设备制造和桩站运营共振向上。充电设备制造市场景气上行,新能源汽车火热叠加充电方式升级刚需创造广阔市场空间。运营端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盈利模式升级,业务附加值提升创造广阔价值蓝海。运营模式创新加筑行业门槛,竞争格局逐步优化。电池端结构与材料创新助推快充产业化,电池技术升级+车企车型布局引领快充时代。

制造端:信息升级叠加补能提速,设备市场景气上行

充电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国内桩企大有可为。要完成发改委提出的到 2025年车桩比达到 1:1 的目标,各地亟需进一步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据我们测算,预计 22-25 年期间充电桩市场建设规模有望达到 2942 亿元。生活节奏加快,充电市场大幅缩短。高压平台直流快充可直击补能痛点,车企纷纷加速布局 800V 高压快充平台。高达 300-500kW 的充电功率下,车辆仅需 6-10 分钟就能迅速补能,显著改善车主出行体验。充电模块价格持续下降,制造端成本压力减轻,推动直流充电桩普及。直流充电增加信息传输,实时监控与远程调节共同保障车桩安全。

运营端:模式升级拓展盈利渠道,后市场大数据分析开发增值服务 

在传统以服务费为主要盈利来源的单一充电业务运营模式下,提升利用率成为增加盈利的关键。据我们测算当服务费为 0.5 元/kWh 时,单个直流桩利用率在接近 5%时能够达到盈亏平衡点,随着利用率的提升,盈利能力对利用率的敏感度逐渐减弱。大数据技术、智能电网等技术助力盈利模式升级,光储充一体化实现峰谷套利;V2G 有序充电实现反哺电网获利;“充电+后市场服务”拓展盈利渠道,加速数据变现。运营端存在多重门槛,“马太效应”明显,2021 年公共充电桩运营市场 CR4 高达 74.24%,龙头优势显著,“位置好+懂运营”是未来竞争关键。

整车端:车企车型布局,快充趋势明确

能量密度提升速度趋缓,提升补能效率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快充能缓解用户里程焦虑、提升用户体验,我们预计其将成为新能源乘用车的重要补能方式。快充的技术路径主要有两种:高电压或者大电流。特斯拉选择大电流,保时捷、国内新势力选择高电压。以 800V 为代表的高电压相较大电流方式能减少能耗、降低材料损耗,我们预计将成为主流路线。海内外车企密集推出高电压路线为主的快充新车型,未来以中国超级方案为主导的快充标准统一化有望加速快充产业化进程。

电池端:电池结构+材料技术升级助推快充普及

电池层面的技术创新助力快充性能的实现。一方面,结构设计层面,通过扩大散热面积、降低内阻等方式,缓解由快充带来的发热量大问题,另一方面,材料层面,负极嵌锂速度慢导致析锂问题为快充主要瓶颈,通过负极材料采用碳化包覆工艺,电解液选择 FEC 等提升倍率性能的添加剂有助提升快充性能。以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为代表的快充电池相继面市,反映快充技术日渐成熟,有望助力快充普及。

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第1张图片

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第2张图片

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第3张图片

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第4张图片

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第5张图片

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第6张图片

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第7张图片

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第8张图片

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第9张图片

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第10张图片

附件
【零帕2813】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pdf
application/pdf
2.70MB
41
下载文件
附件购买(促销中)
促销价:2.4 积分原价:3 积分

登录注册购买。 VIP权益 | 不支持浏览器清单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华泰证券,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处理。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内容投诉
零帕网 » 充电桩行业专题研究:能源互联网入口,负荷集聚的基石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