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汽车行业报告

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

关于低空经济的十问十答

低空经济报告

基于C~V2X的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路线图(征求意见稿)

车联网报告

卫星通信行业专题报告:华为以星为基蓄势待发,卫星需求端打开空间

卫星通信报告

高精度地图行业专题报告:高阶智驾下安全性凸显

自动驾驶报告

汽车出海专题报告:剑指墨西哥,中国零部件开启全球配套

电动汽车报告

最新报告

每日更新,打造最全优质资源平台

特斯拉跟踪报告:自动驾驶,特斯拉“汽车+软件”飞轮基础性支撑,“芯片+算法+数据”实现持续领先

特斯拉跟踪报告:自动驾驶,特斯拉“汽车+软件”飞轮基础性支撑,“芯片+算法+数据”实现持续领先

特斯拉“汽车+软件”组合带来的业务飞轮效应正不断凸显,而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是否能持续领先,以及商业化可行性&可拓展性等,亦将是市场评估公司中长期价值的核心基础。我们判断,芯片+算法+数据一体化融合带来的系统性优势以及纯视觉方案的成本优势、稳定性&可扩展性等,有望使得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市场保持持续领先。从车端到云端,特斯拉芯片设计注重系统思维,在平台灵活性、局部运算效率方面实现有效平衡;同时基于第一性原理,借助 BEV 视觉算法实现三维空间鸟瞰视图构建,并融入时间序列特征;借
特斯拉2022Ai-DAY前瞻:机器人,新能源车企迈向人工智能的里程碑

特斯拉2022Ai-DAY前瞻:机器人,新能源车企迈向人工智能的里程碑

2021年8月19日特斯拉在人工智能日(AI Day)上首次公布了Tesla Bot,也称为Optimus。马斯克称特斯拉机器人的意义为替代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无聊的工作。计划在2022年内制造出原型,并将逐步使机器人的优先级逐渐高于汽车。特斯拉公布了机器人的基本参数:1)规格:重量57kg,身高172cm,面部是一个重要信息显示屏;2)载重:负载能力20kg,硬举(双手向上举重)能力68kg,展举(手臂伸展)的举重能力为5kg;3)运动:全身有40个电机驱动器,移动速度可达8km/h,人类男性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专题研究:人形机器人,蓄势待发,部件先行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专题研究:人形机器人,蓄势待发,部件先行

特斯拉高调入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为之振奋。2022年6月,马斯克宣布将于9月30日发布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市场为之振奋。特斯拉具备感知和决策层的技术积淀,拥有工程整合能力,且具备强劲市场号召力。本次入局,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助推产业链发展。人形机器人核心难点在于运动控制和人工智能,全球参与者有数十年研发经验。人形机器人是具有与人类似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双足行走、双手协作等)的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技术难度极高,是机械设计、运动控制、人工智能等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综合体现。全球参与者已经
CPU行业研究报告:CPU是计算机之根本,国产化进程风起云涌

CPU行业研究报告:CPU是计算机之根本,国产化进程风起云涌

◼ CPU 是计算机硬件核心,ARM 大有可为:CPU 是计算机的底层基础硬件,整个软件生态架构都建立在底层 CPU 架构之上。CPU 指令集主要有 X86、ARM、RISC-V 等,2021 年 X86 架构生态占据全球主要市场份额。信创事业发展可以更多利用 ARM,1)ARM 技术领先,在并发性能、功耗、集成度、场景多样化相比 X86 具备明显优势;2)ARM 生态繁荣,在移动设备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在 PC 和服务器领域 ARM 架构的应用成长迅速,苹果和英伟达相继布局 ARM CPU。3)
2023上海车展总结:电动化百花齐放,智能化加速

2023上海车展总结:电动化百花齐放,智能化加速

乘用车行业电动化转型趋势明确,短期插混配合纯电共同渗透提升取代油车,长期超快充技术或成为纯电EV车型真正快速渗透的核心驱动。➢ 新能源转型趋势明确,油车逐步退出舞台。新势力/一线自主车企早于2021年起已经陆续开启新车全面电动化时代。本次车展丰田/大众/本田/日产/通用等合资品牌陆续全面转型电动化,本田中国提前3年停售燃油车;自主品牌&新势力批量新能源汽车产品涌现,覆盖不同尺寸级别&不同车辆类型&不同新能源燃料类型,并且价格逐步上探至50~100万元级别,趋势明确。➢ 传
中国全栈AI市场研究报告

中国全栈AI市场研究报告

➢ 大数据:大数据是指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样、数据实时性强以及商业价值大的特征的数据,其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超过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使计算机自身具有学习能力,它与脑科学、神经心理学、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听觉等都有密切联系,依赖这些学科的共同发展。➢ 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是使计算机“看到”的科学。它采用一个或者多个摄像机,经过模数转换(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和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激光雷达行业研究:汽车智能化加速渗透,激光雷达赛道有望迎来放量期

激光雷达行业研究:汽车智能化加速渗透,激光雷达赛道有望迎来放量期

激光雷达产品成熟度持续提升,车载领域具备良好前景。激光雷达是一种通过脉冲激光照射目标并用传感器测量反射脉冲返回时间来测量目标距离的测量工具。其核心优势在于利用激光的高频特性进行大量、高速的位置及速度信息测量,形成准确清晰的物体 3D 建模。Velodyne 将激光雷达应用到 DARPA无人驾驶汽车挑战赛,首次将激光雷达带入了自动驾驶领域,其后随着 ADAS等下游应用的持续发展,行业也迎来了长足的发展。激光雷达下游应用广泛,其中车载领域具备良好的前景,根据 Frost&Sullivan 数
2021年中国商用车市场研究报告

2021年中国商用车市场研究报告

光鲜成绩的背后,竞争将更加集中,多方势力的碰撞,将会加速行业洗牌。回顾2020年汽车市场,依旧是持续的存量竞争,集中度不断提高,车市不断结构性调整,市场加速洗牌。而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商用车市场立足风口,蓄势待发,尽管历经波折,最终依旧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全年销量实现逆势增长,成为2020年车市一大亮点;然而,光鲜成绩的背后,我们也透视到忧虑,2020年商用车市场的高增长,是建立在老旧车淘汰、超载超限治理常态化背景下的透支性增长,而2021年缺乏此类政策红利的刺激下,整体商用车市场将大概率不会
2021版蔚来汽车业务研究

2021版蔚来汽车业务研究

发展历程 蔚来自2014年11月成立以来,用了不到4年时间完成了赴美IPO上市,目前已交付了3款车型,第4款车型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正式交付。 市值表现 目前蔚来是全球市值第二大的纯电动车制造商,仅次于特斯拉,在全球所有汽车公司中排名第8位。 全球业务布局 公司已在全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务分布体系,全球和中国总部分别位于上海和合肥,目前国内业务主要以整车制造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为主。 生产制造布局 蔚来与江淮汽车在电动车领域进行深度战略合作,蔚来负责产品研发设计、供应链、生产技术标
华为2020年年度报告

华为2020年年度报告

华为是谁?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我们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 谁拥有华为? 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华为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121,269人,参与人均为公司员工,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机构持有华为股份。 谁控制华为? 华为拥有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构,实行独立经营管理。持股员工选
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碳中和背景下汽车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汽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碳中和背景下汽车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存量优化 存量优化,主要是从结构层面去优化,对于燃油车而言是节能减排,相应的主流技术包括插混技术、48V轻混技术、轻量化技术;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其实在使用周期是没有碳排放的,我们主要是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维度,电池的生产制造环节碳排放占比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认为应该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或者说会循环寿命),从而达到摊销制造环节的碳排放的作用。  总量优化 总量优化的维度,是指通过优化线路,共享等方式实现出行总量的减少,从而达到碳减排的效果,实现的手段是智能化(或者共享出现),共享出
中国半导体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牛角峥嵘

中国半导体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牛角峥嵘

过去几年,在科技拐点上,我们都前瞻深入的和全市场探讨半导体产业,2019 年年中《全球“芯”拐点》,2020 年 5 月《中国电子:重构与崛起》等,自 2020Q4以来,我们一再重点提示行业景气度进入空前景气状态,《半导体:厉兵秣马,迈入“芯”征程》做了承上启下深入讨论,站在这个时代,全球芯片“缺”成一片,中国芯片产业再次进入高速成长阶段,短期业绩普遍进入爆发期,中期迎来量价齐升,长期产业地位迅速提升,而资产价格与行业基本面
加载更多

汽车电动化趋势下,老牌车企如何自保?

固态电池行业2024年春季策略会: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电池材料再迎拓展

固态电池行业2024年春季策略会: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电池材料再迎拓展

目前传统液志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350Wh/kg的理论极限,同时仍存在电池热失控等安全隐患。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容量快速扩大,动力电池对于高能量率度与高安全性的迫切需求推动着固态电池的发展。固志电池的发展路径大致可分为半固态、准固态、全固志等阶段,目前由于受到材料技术、制备技术还不够成熟,生产成本过高等因素的制约,全固志电池产业化还需要时间,半周态电池成为很好的过渡技术。2023年国内半固态电池出货量突破GNNh级别,2024年将开启规模化量产装车。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不断进步,成本还渐星下降
中国纯电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年报:市场发展与用车报告

中国纯电新能源汽车行业2023年年报:市场发展与用车报告

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发展快车道,保有量规模不断扩大,为我们研究车辆使用强度和消费者的用车习惯提供了数据基础。汽车之家研究院联合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推出《中国·纯电·新能源汽车》系列报告。该报告基于纯电新能源乘用车全量数据,全面洞察真实车主行驶与充电行为特征,助力车企掌握新能源汽车运行情况,了解用户行为与用户需求,从而完善产业规划、产品规划,提升产品性能,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工程机械行业专题报告:他山之石,从卡特小松的复盘看国内主机厂投资机会

工程机械行业专题报告:他山之石,从卡特小松的复盘看国内主机厂投资机会

本文对卡特彼勒和小松发展历史进行复盘研究,发现了在长时间跨度内,国际龙头企业能够穿越周期的原因,以及享受比行业更高的估值溢价的原因。而在短时间跨度内,我们分析了卡特彼勒的 22、23 年业绩表现,发现公司强势的业绩表现归因于完整的成本转移能力+特定下游行业(矿山等)和特定区域(北美)的高景气。对照国内公司,我们发现代表性的主机厂在产品多元化、区域多元化领域快速推进,有望逐渐穿透周期;而在中短期内,国内主机厂的营收增速已见底回升,向后看,PPI 大概率震荡向上,因此预计营收增速仍有向上空间,弹性大
海富通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ETF投资价值分析:产业链协同发展,出海加速换挡

海富通中证汽车零部件主题ETF投资价值分析:产业链协同发展,出海加速换挡

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蓬勃发展,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国内自主品牌抓住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渗透率不断提升。近一年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零售的渗透率保持在 50%以上,整体市占率也突破 50%。自主品牌的崛起带动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共同成长,产业链协同发展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不少国内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身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增强,抓住了电动智能化的趋势,快速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锂电池行业专题包:锂电新技术,无边光景一时新

锂电池行业专题包:锂电新技术,无边光景一时新

新型电池方向百花齐放,固态电池方向上性能及安全性优势显著➢ 锂电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全力聚焦高镍/高压三元、磷酸锰铁锂、半固态/固态锂电池等新技术;➢ 固态电池方向具备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势;➢ 除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外,固态电池具备高功率、优秀低温性能、长循环寿命等一系列优势;➢ 目前国产新能源车企已实现半固态电池装车,预计2026-2030年为全固态电池放量窗口期;

智能化满大街,真正无人驾驶还有多远?

激光雷达专题研究:迈向高阶智能化关键,前瞻布局把握行业脉搏

激光雷达专题研究:迈向高阶智能化关键,前瞻布局把握行业脉搏

终端需求快速增长,激光雷达上车进度加快,行业即将进入快速增长期。终端车企针对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各类NOA)布局加快,激光雷达正在成为提高用户辅助驾驶使用率的重要传感器。据汽车之心表述,2024年激光雷达的全球乘用车端渗透率大概率将突破1%大关,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激光雷达在科研及对环境感知准确度要求较高的细分领域也有优秀的应用前景。据灼识咨询预测,全球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有望于2030年达到12537亿元。
精密减速器行业研究:机器人核心部件,有望持续受益人形机器人产业带动

精密减速器行业研究:机器人核心部件,有望持续受益人形机器人产业带动

减速器:传动系统关键部件,下游应用丰富。减速器可以分为通用减速器、专用减速器以及精密减速器,其中通用减速器以中小规格为主,模块化、系列化、应用较为广泛;专用减速器一般以大型、特大型为主,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专业化定制;精密减速器质量轻、易控制功率较大,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行业。
机器人行业春季策略报告:AI赋能,人形机器人开启产业化元年

机器人行业春季策略报告:AI赋能,人形机器人开启产业化元年

通用性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 AI大模型赋能加速机器人产业化。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能够理解和执行复杂的任务。它们不仅能够处理视觉和语言信息,还能够理解物理世界的基本规律。这种强大的泛化能力,使得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多种场景中执行任务,极大地提高了其通用性。大模型兼顾预训练和微调功能,是机器人的理想“大脑”。大模型(Foundation Models)能够实现在无标注的数据.上进行预训练,从而根据数据特征探索普适的规律,形成强大的泛化能力,后续仅需利用专用的小规模的标注数据对模型进行微调
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人形机器人从0到1,国产化&软件赋能带来行业变革

人形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人形机器人从0到1,国产化&软件赋能带来行业变革

“国产化降本+AI模型赋能”加速机器人产业化:经过4年(2019-2024年)的生产经验积累,特斯拉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成熟汽车供应体系。汽车供应链和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部分产品底层技术同源,未来特斯拉有望将汽车产业链复制至机器人端,实现国产化降本。OpenAI布局人形机器人有望产生鲶鱼效应,推动其他供应商对AI机器人的推进,进而提高人形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和通用性,打开应用场景,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AR光学部件产业链专题报告

AR光学部件产业链专题报告

AR 采用 OST 方式将数据直接叠加于现实世界,交互及融合感更自然。AR眼镜的微显示屏与光学方案是当前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光学方案中,光波导为当前主流,表面浮雕光栅衍射光波导依靠微纳制造,我们认为光栅设计/光栅母版加工/纳米压印三大技术决定波导性能,关注纳米压印设备精度及效率提升。显示方案中,Micro LED 具有低功耗、高亮度等优势适配光波导方案,有望成为 AR 眼镜微显示器的最优选择。Micro LED 当前需克服巨量转移和全彩显示两大难题,后续关注激光巨量转移设备在 Micro LED
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MEMS IMU或为人形机器人实现两足运动平衡的最佳方案

人形机器人专题报告:MEMS IMU或为人形机器人实现两足运动平衡的最佳方案

IMU 是辅助人形机器人实现双足运动最为可行的解决方案。惯性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本体感觉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辅助人形机器人修正预定步行模式的重要方案,对于防止人形机器人跌倒以及产生动态稳定的步行运动有重要意义。相较于光学/机器视觉进行动作捕捉、被动外骨骼和手动引导等技术路线,惯性测量单元(IMU)能够有效规避障碍物遮挡问题和复杂运动的执行问题,是辅助人形机器人实现双足运动的解决方案中可行性最高的。

新四化背景下,网联化技术如何发展?

卫星互联网专题:铱星星座商业模式分析

卫星互联网专题:铱星星座商业模式分析

铱星是目前唯一实现商用的星间组网低轨宽带星座。1987年铱星(Iridium)公司成立,并被设计成为当时1G蜂窝网络的替代。经历10年发射组网,地面网络已迭代至2G,商用推广失败的铱星濒临破产。但由于其独特的星间链路全球低时延通信能力,美国政府和军方给予其极大支持,使得铱星重组并将卫星星座迭代至宽带的铱星NEXT星座。目前,铱星依然是全球唯一实现商用的,具备全星座星间组网能力的低轨宽带星座,其通信速率能够达到1408Kbps,能够达到3G蜂窝水平,基本能够实现视频通话需求。
车城融合发展年度报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年度报告

车城融合发展年度报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年度报告

汽车的发展与城市交通、建筑息息相关。20 世纪汽车的普及变革改变了传统城市空间形态,对于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新需求,道路基础设施变得更多、更长、功能更复杂。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创新活跃期,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对城市建筑、道路、交通、能源等城市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我国智能电动汽车正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智能电动汽车具有更直接高效的储能供电能力、更强大的算力芯片以及线控底盘系统,为汽车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最佳载体。同时,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逐
2024年中国云计算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24年中国云计算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传统IT服务模式:每一个都固定在某个服务器和存储上,当应用的访问量较低时,由于硬件与应用是绑死的,无法把资源提供给其他应用,服务器和存储资源会大量闲置。云计算可以在系统池中动态调配适量的存储、服务和网络资源,自动部署相应的软件资源,使用后还可以自动回收。通过云计算,可以把原来分散的数据中心资源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聚集在一起,由专门的服务提供商来运营和维护云计算中心,引用虚拟化技术来突破物理限制、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动态调配和聚合。这是云计算产业商业模式给传统IT商业模式的根本有利改变
车路城协同体系发展模式及路径

车路城协同体系发展模式及路径

近几年,基于“国家车联网先导区”“智能网联示范区”“双智”等试点任务的推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车路城协同产业体系,且已经从概念和试验阶段逐步迈入应用拓展和商业化落地的新阶段。新阶段如何推进车路城协同基础设施持续性建设与应用商业化运营是亟需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

汽车的共享化是否真的合理?

共享出行专题报告:龙头领衔,重回稳健增长

共享出行专题报告:龙头领衔,重回稳健增长

共享出行:供给充足需求刚性行业重回增长,一超多强格局有望延续。网约车通过平台经济解决了传统出租车存在的打车贵/难的痛点,并通过用户习惯线上迁移挖掘潜在需求,在出租车运力供需失衡背景下实现运力补充;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16-22 年网约车客运量占比从 17%上升至 41%,已稳定占据本地出行市场半壁江山。 2023 年是共享出行复苏元年,一扫过去三年外部环境影响,共享出行行业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Robotaxi)商业化趋势展望2024:多元共进,聚变开新

自动驾驶出租车行业(Robotaxi)商业化趋势展望2024:多元共进,聚变开新

2023年,Robotaxi和自动驾驶行业在经历低谷后重整旗鼓,年底诸多为行业铺垫基础的重要政策也为市场打下一针强心剂。纵使在低谷调整阶段,我们也可以看到Robotaxi的参与者在过去两年都没有放缓技术研究、产业合作、运营提升、体验创新、培育市场的探索步伐。拨云见日,全球各国对于Robotaxi产业推动凝心聚力的背景下,政策、技术、运营、成本、消费者等五大行业核心要素均有持续进展,中国也相应进入了Robotaxi商业化1.0的时代。
滴滴出行研究报告;重整归来份额企稳,共享出行龙头再绘增长鸿图

滴滴出行研究报告;重整归来份额企稳,共享出行龙头再绘增长鸿图

本篇报告核心围绕滴滴的盈利、规模、壁垒与格局展开探讨,作为共享出行领军企业,滴滴以稳固出行心智、足量粘性司机供给以及技术资源壁垒构筑护城河,长期看滴滴中国出行业务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海外清晰格局及广阔空间下单量将维持高速增长,且盈利提升空间广。
强胜轩-智慧出行与Ai大模型的融合

强胜轩-智慧出行与Ai大模型的融合

思必驰是一家国内专业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型企业。公司以“沟通万物、打理万事”为使命,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全链路智能对话系统定制开发平台和人工智能语音芯片,围绕“云+芯”进行布局,提供软硬件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服务,实现普适的智能人机信息交互。在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物联网领域,以及以数字政企类客户为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领域(涵盖金融服务、交通物流、地产酒店、政务民生、医疗健康等行业场景),公司提供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以及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服务。[NeadPa
2023顺风车行业社会价值报告

2023顺风车行业社会价值报告

随着我国全面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贯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各行各业共同努力的方向。作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业态,顺风车行业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移动出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正不断深入。经历近十年发展,顺风车已成为大众日常出行的重要选择,在大数据、算法、定位和高级导航等一系列前沿技术加持下,顺风车搭乘体验、匹配效率和安全水平正在持续进化升级。可以说,今天的顺风车已是一幅高效、先进、人文的共享经济新画面。顺风车业态发展,既是民众
低碳出行引领可持续发展:汽车电动化转型驶入“加速道”

低碳出行引领可持续发展:汽车电动化转型驶入“加速道”

50% 的消费者预计会在未来三年内拥有一辆电动汽车。但消费者仍然担心成本较高以及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汽车行业高管预计,到 2030 年,其组织在电动汽车上的支出将增加 61%,电动汽车销售份额将达到 40%。只有不到 30% 的传统汽车制造商认为,汽车 IT 系统(包括电动汽车平台)是电动汽车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大约 40% 的传统汽车制造商高管认为,动力电池是其核心业务,但整个汽车价值链的运营模式重塑尚在半途。

元宇宙、芯片危机、造车新势力……

科技行业专题研究:Marvell AI day,高速光通信前景广阔

科技行业专题研究:Marvell AI day,高速光通信前景广阔

4 月 11 日,Marvell 举办“AI 时代的加速基础设施”投资者交流会,主要有三大亮点:1)AI 时代光通信逐渐成为“计算的一部分”,随着 GPU 迭代的加速,光模块迭代周期显著缩短;2)未来 AI 网络可能会达到 5 层,带来更大的 GPU&光模块配比(1:5);3)训练与推理都将驱动光模块需求进一步释放。
经纬恒润研究报告:汽车电子五域技术为基,攀登中央计算之巅

经纬恒润研究报告:汽车电子五域技术为基,攀登中央计算之巅

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时代,公司掌握汽车电子五大域的底层技术,车身、底盘、智能网联、新能源及动力系统多种控制器实现量产;中央域控时代,公司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推出业内领先的中央计算+区域控制产品有望成为明星产品,预计有望于埃安、哪吒、小米等车型量产。
华纬科技研究报告:国内汽车弹簧领军企业,乘新能源东风量利齐升

华纬科技研究报告:国内汽车弹簧领军企业,乘新能源东风量利齐升

华纬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汽车弹簧生产商,综合实力位列国内弹簧行业前三位。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包括悬架弹簧、制动弹簧、稳定杆和阀类及异形弹簧等。主要客户涵盖优质主机厂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22 年公司前五大客户分别为比亚迪、吉利集团、一汽东机工、南阳淅减、长城汽车。
华铁应急研究报告:高空车租赁后起之秀,数字化+轻资产蓄力长期成长

华铁应急研究报告:高空车租赁后起之秀,数字化+轻资产蓄力长期成长

工程设备租赁龙头,重点发力高空作业平台。公司成立于 2008 年,为集建筑支护设备、地下维修维护、高空作业平台三大主业协同发展的设备租赁服务龙头,地铁钢支撑设备保有量行业第一,高空作业平台设备管理规模国内第二。2019年以来,公司以高空作业平台为轴,实施多品类战略各主业协同发展,积极切入后建筑服务市场,实现业务规模快速扩张。